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全省高校唯一丨我院“浙里心桥”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广项目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日期]:2025-10-17[访问次数]:10


近日,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公布了2025年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广项目名单。由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牵头实施的 “浙里心桥——数字赋能‘省域-边疆’心理共富工程” 成功入选,成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优秀代表项目之一。该项目是今年全省唯一入选的高校项目,生动诠释了“心理学可以为社会做什么”的实践答案,彰显了我院在社会心理服务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2025925日,“2025年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暨基层宣讲展示交流活动”在台州温岭举行。全省60个优秀项目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由我院院长孙炳海教授现场汇报的“浙里心桥”项目,凭借其系统性、数字化、可复制的服务模式与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成功脱颖而出,获评2025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广项目。

 “浙里心桥”项目实施五年来,坚持以数字化平台与专业心理服务为双轮驱动,围绕“人才下沉、数字赋能、区域联动”三大路径,构建“预防—干预—发展”全链条心理服务体系。项目累计服务超230万人,覆盖浙江省内山区26县及西藏、新疆、贵州等边疆地区。

数字赋能方面,指导地方研发“走心驿站”“心路e通”等心理服务应用,构建覆盖全省的智能化心理服务网络。其中,“走心驿站”作为国内首个基于“风险累积—正向支持”模型的智能识别系统,实现心理危机无感化筛查与分级干预,并接入“浙里办”服务全省。该系统获时任省委主要领导两次肯定性批示,被评为“可推广到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并作为教育部唯一心理健康类信息技术示范案例在全国推广。

机制构建方面,项目创新推出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动线“卡位手册”,实现职责可视化、流程标准化;牵头制定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认证标准,推动全省近60万教师接受心理健康普及培训;开发了3门国家级课程、2个全国首批微专业、12门网络课程及7门公益心理调适微课,构建了多层次、全覆盖的数字化课程体系,视频点击量破百万。

区域协同与全国推广方面,项目三进西藏、三进新疆,通过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公益同步课堂、教师培训与示范课等方式,将“浙江经验”输送到阿克苏、伊犁、拉萨、那曲、贵州毕节等地。同时,项目已在桐乡、浦江、诸暨、安吉、乐清等6个区县开展地方心理健康教育顶层设计,形成“阳光桐心”“心路e通”“心护航”等一批区域品牌,构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省域—边疆”心理共富新模式。

此次入选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广项目,既是对我院多年来深耕心理服务与社会实践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了高校在助力精神共富、服务国家战略中的使命担当。未来,心理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引领与人才优势,深化“数字+心理”融合路径,拓展“省域—边疆”协同网络,为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浙师智慧”与“心院力量”!


文字丨柏战

图片丨柏战

视频丨莫雨璇 柏战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