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赶快抢座|优秀青年教师10讲:心理学专业核心技能工作坊(第一期)开班啦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日期]:2025-09-11[访问次数]:10


亲爱的同学们:

掌握心理学核心技能,是构筑坚实专业素养,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重要抓手。为此,心理学院将于202598日至12日举办“心理学核心技能工作坊”。工作坊日程详情如下:

工作坊日程安排

本次工作坊邀请了10位科研能力突出的优秀青年教师,聚焦心理学前沿领域与实用技术,为大家呈现10场专题工作坊。内容涵盖实验设计、高级数据分析、多种脑成像技术(核磁/MRI、脑电/ERP、近红外/fNIRS)及眼动技术应用等心理学核心技能模块。旨在提升我院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课程注重案例解析与实操演练,将理论知识与研究实践紧密结合,助力未来的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2024级应用心理学全体本科生必须参加本次工作坊培训,另有部分坐席供全校对心理学研究感兴趣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

金秋九月,期待与你在心理学核心技能工作坊中相见!

名额有限,扫码或点击链接报名方可参加学习

链接:https://s.qun100.com/link/abKGzeyaDya

教师简介 


李城林,2022年于德国耶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主要采用行为,EEGTMSfMRI等技术手段关注大脑视知觉加工的认知和神经加工机制。



叶群,多伦多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聚焦于元认知与情景记忆的前沿探索,致力于揭示人类自我认知监控与个体记忆构建的核心机制及其应用前景。



刘羽,天津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擅长运用多模态脑成像技术(fMRI, ERP)、机器学习方法和纵向数据分析方法,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严重心理危机的发展特点和认知神经机制。



刘笑语,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语言学习和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擅长使用fMRIEEG技术结合表征相似性分析(RSA)、心理生理交互作用分析(PPI)以及静息态功能连接等数据分析方法。



王倩,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以成像技术,探心智科学。



肖威龙,浙江师范大学和鲁汶大学(KUL)联合培养博士。主要运用心理网络分析、行为实验和近红外超扫描技术在教师教学专长(TE)和教师职业心理健康(TOH)领域开展研究。



王成,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主要从事于使用脑影像方法(EEG, fMRI)研究语言的认知神经机制以及在神经内分泌学方面,研究内分泌系统对行为、认知和大脑的影响。



谢芳,博士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主要从事于语言、情绪等认知加工机制的眼动研究。



滕静,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主要从事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神经基础研究,涉及到的研究手段包括行为编码、近红外成像技术、脑电、生态瞬时评估以及结构方程模型等。



彭思韦,江西师范大学和荷兰特文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领域为心理统计与测量,主要为认知诊断理论、项目反应理论、过程性数据建模、异常作答建模、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心理测验开发与应用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