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与强基计划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提升创新人才的国际化视野与全球胜任力。2025年7月18日至8月17日,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6名优秀学生在李城林博士的带领下远赴英国,在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开展了一次融合专业学习与跨文化体验的深度交流,本次访学是继香港访学团、新加坡澳门访学团后我院连续第三次开展的出国出境访学交流。出发前,访学团确立了三项任务:围绕“健康与福祉”主题查阅文献并准备小组汇报;在学术交流中积极提问、主动参与;在跨文化体验中融入当地生活,感受文化差异并记录心得。
访学期间,同学们积极融入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参与“问题导向”的教学和“小组协作”的实践,深化了对心理学前沿议题的理解,锻炼了跨文化交流与学术表达的能力,有效达成了学习目标,进一步拓宽了学术视野。
本次交流进一步夯实了两校心理学领域的合作基础,也为同学们的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教授与助教通过生动的案例教学,带领同学们在“个体健康与福祉”领域获得新知。
在运动心理学课堂上,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心理学在运动表现与心理健康中的应用。患者与公众参与(Patient & Public Involvement, PPI)课程使大家理解PPI在研究全过程中的重要价值——从确定研究重点、制定方案,到实施研究与成果传播,公众参与不可或缺。在心理健康与创伤后恢复课程中,通过案例与视频,深入理解风险因素与恢复力对个体的影响,并学习解读潜在创伤事件后心理变化的机制与路径。
课程不止于教室。访学团走进贝尔法斯特动物园与阿尔斯特博物馆,在教授与助教带领下开展实地教学,从动物行为观察反思福利伦理,在文物与展陈中读取文化心理的差异与共鸣。这种“教室-实地”无缝衔接的教学设计,让心理学知识真正落地、可感可知。
在此基础上,8月7日,各小组顺利完成结业汇报,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呈现三周所学,也为这段学术旅程写下了饱满的注脚。
二、文化履迹:从巨人之路到团队之光
课堂之外,贝尔法斯特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壮丽的自然风貌,为同学们打开了另一重认知维度。巨人之路的奇观地质、泰坦尼克号纪念馆的工业叙事、市政厅的新古典主义庄严与沃德城堡的静谧古典,共同拼合出这座城市复杂而迷人的历史层次。
更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主动融入当地文化语境:非洲鼓的节奏中流淌出欢笑的合奏,绘画与英文歌工作坊成为跨越母语的交流媒介。这些活动不只是行程安排,更成为情感连结与自我表达的窗口。
生活方面,同学们从抵英之初便展现出优秀的自理与协作能力。从采买烹饪到日程规划,“生活小分队”高效运转。餐桌成为每日分享与思辨的延伸空间,团队凝聚力在日常相伴中悄然生长。更有同学积极同教授探讨学术,同本地学生交流文化,向国际事务办公室老师咨询海外深造、奖学金申请等事宜。这些高质量的跨文化对话,不仅提升了语言自信,收获了跨国情谊,也为个人未来发展与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本次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访学活动,是心理学院持续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践。学院专门设立留学资助基金,为优秀学生赴国(境)外深造、访学提供专项支持,鼓励更多学子走向国际学术舞台。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学院已组织学生赴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所境外及海外高校访学,通过搭建高水平合作平台,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其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国际竞争力。
面向未来,心理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创新协同育人机制,完善留学资助体系,着力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适应力和专业竞争力的心理学人才。
三、学习体会
心理221 陈奕蕾:在此处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师友相逢,沉浸于全新的学术氛围与合作式课堂。每一次小组任务,都是对心理学某一领域的初探与演练;每一次展示,都在鼓励中积累自信。这是一趟知识与勇气并重的旅程。
心理231 应储伊: 虽仅一月,却深度沉浸于英伦学术与文化场景中。女王大学老师们专业而亲切,课堂中的思维激荡与趣味实验令我获益匪浅。最初的忐忑逐步化解为交流的从容。感谢学院给予的机会,这段时光将长久照亮我的求学之路。
专硕244 朱亦陈: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优秀教师的精彩授课深化了我对心理学的理解,丰富的学术交流拓宽了视野。古老美丽的校园见证了我的成长,这段经历将成为学术道路上宝贵的财富,激励我不断前行。
文/心理学院访学团、柏战
图/心理学院访学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