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面加强和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若干意见》及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全方位提升我省心理健康教师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由浙江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协办的“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医院跟岗领航计划示范培训班”于8月15日至26日在杭州举办。本次为期12天的培训,汇聚了来自全省各县市区的105名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旨在通过理论指导与临床跟岗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科学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支持体系,为我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开班式
8月15日下午,开班仪式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15 楼多功能厅举行。省教育厅总督学陈仁坚,省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省疾控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强,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盛、原副校长李伟健,省卫生健康委医政药政处处长付铁红、四级调研员郑彬,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唐玲丽、副处长岑超超、教师工作处三级调研员马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祝鸿平、副院长庞红卫,省立同德医院(省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国建、副院长蒋益华,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孙炳海、党委书记马莉、学术副院长谢瑞波,省精神卫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刘凯出席;各设区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长、跟岗医院代表及百余名学员参与会议。开班仪式由祝鸿平主持。
开班式伊始,一场寓意深刻的心理剧表演拉开帷幕,生动诠释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李盛简要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浙师大心理学院在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及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希望此次培训能够为全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陈仁坚代表省教育厅对参训教师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出了此次培训的三大转型目标:推动教师能力从经验到专业、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体到区域引领的跨越。他希望参训教师珍惜机会,提升专业素养,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贡献力量。
姚强重点强调了卫健部门未来深化协同建设、共建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的三大方向:强化医疗支持力度、提升风险防控准度、彰显专业服务温度。同时,对承训的7家医院提出要求:健全组织保障、严把师资质量、严守安全伦理。他希望本次培训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能够推动本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再上新台阶。
谢国建感谢省教育厅、省卫健委信任,代表牵头医院表示做好跟岗带教和服务保障,希望未来医疗系统能够开展更多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学生抗压训练及行为学研究。
德清县心理健康教研员车海琪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代表全体学员郑重承诺:将在培训期间认真学习,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并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为守护学生心理健康贡献力量。
专题讲座
开班式后,李伟健教授带来题为《青少年极端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与防范对策:基于心理解剖研究》的专题讲座。他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发现危机学生普遍存在成长型思维缺失、亲子冲突、家庭环境欠佳等问题,他着重强调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在预防青少年极端心理危机中的核心作用,同时要着力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培养青少年成长型思维模式。
第二场专题讲座由徐方忠教授带来题为《心理评估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的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心理测验的历史沿革、分类体系、主要种类及发展趋势;同时聚焦于认知功能评估的具体方法和VR技术的实践应用,并展望了通过整合多种生理信号等创新技术的发展潜力与应用价值。
在接下来的培训中,学员将参加一系列专题讲座理论筑基,并分赴7家医院开展跟岗实践。通过门诊观摩、病房查房、心理热线实践等环节,系统学习精神障碍鉴别、心理治疗技术及危机干预流程,并通过专题研讨进一步提升实务能力。浙江师范大学作为承办单位,将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整合优质资源,为培训提供全程学术支持,助力构建多方协同育人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全省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文/林娟、唐心怡、柏战
图/柏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