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11日,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星火接力·心越山海”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衢州市开化县开展“心理健康青春行”社会实践活动,面向社区老年人和亲子家庭举办了以积极心理健康、亲子沟通为主题讲座,并在社区设计了15节面向2-6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累计服务475人次。
从“心”启航:关爱银龄健康和亲子关系
面向社区老年人和亲子关系,研究生党员志愿者马志远结合心理学知识讲解了中老年身心变化特点,并带领老人练习冥想、手指操等实用方法;柳静宁则针对亲子关系,组织互动游戏和沟通练习,包括角色互换和“四步沟通法”,引导亲子学习理解与表达技巧,为不同群体提供了切实心理支持。
从“心”出发: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面向小学生群体,实践队队员依托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构建了“品德
心理
趣味”三维课程。在品德塑造课程,运用榜样示范与认知重构技术,通过爱迪生等励志故事引导孩子们科学认识挫折、提升心理韧性,汲取成长力量;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儿童社会性发展核心议题,巧妙结合哪吒等形象进行隐喻故事法,并辅以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团体辅导技术,传授尊重、理解、包容的社交技能;趣味知识拓展则设计“拍一拍生命”等体验式学习游戏,在轻松氛围中融入知识,激发兴趣。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们深切体悟到“教育是专业与心灵的深度碰撞”,尤为珍贵的是当看到孩子们课堂上绽放的灿烂笑容,收到他们传递信任的留言卡片,书本上的心理学知识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的温度。实践队员们表示,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更加坚定了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信念。未来,同学们将在深化专业学习的同时,积极投身实践,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文丨徐金灵、侯婍妙
图丨王晨伊、李佳璇、万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