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全省首个浙派心理名师班分散集中授课解工学矛盾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日期]:2023-12-15[访问次数]:334

    2023浙江省教育厅双名工程首次将心理健康学科列入浙派名师培养清单,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培养一批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的引领者、心理区域发展策划者。经过层层遴选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经过招标角逐承担我省心理健康教育浙派名师的培养任务。

在充分考虑到参训教师工学矛盾这一突出问题的情况下,我院系统整理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将培训任务分解细化,以学员自主学习研修、导师跟踪个别指导、分段集中研训的培养路径开展培训学习。2023年度,学院针对参训教师的科研能力、专业影响力、课题指导力三项能力,在3个月的时间里分批开展了理论学习、实践考察学习、名师特级交流论坛3次集中培训活动,圆满完成本年度计划培训任务。

第一次集中学习:开班研训

1010-15日心理健康浙派名师在浙江师范大学进行第一次集中学习本次培训还进行了导师选择、班委组建等工作,参训教师与各自的理论实践指导教师交流了培养计划,为下一阶段学习奠定基础

第一阶段培训课表

日期

时间

课程

专家

地点

9

15:00-18:00

报到

项目组

国贸大饭店

10

8:30-11:30

开班典礼、

教育科研方法

林一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20幢报告厅

14:00-17:00

浙派名师培养计划解读《基于教学成果奖的科研成果凝练与解析》

孙炳海,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

国贸酒店会议室

11

8:30-11:30

转化视角,聚焦问题——科研成果的提炼与发表

邢佳立,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学月刊·小学版》执行主编,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委,教育部国培项目导师。

20幢报告厅

14:00-17:00

从恨铁不成钢到百炼成钢——一位中学教师的成长历程

虞夏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州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浙师大


导师见面会

导师组

17718教室

12

8:30-11:30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考与团队建设

陆国良,正高级教师,省人民政府督学,省“春蚕奖”获得者,省教科研先进个人

酒店会议室

14:00-17:00

师德成长案例

邱建伟,浙江省师德楷模,省春蚕奖获得者

酒店会议室

13

8:30-11:30

家校共育的学校案例

王建良,特级教师,嘉兴南湖实验学校校长

酒店会议室

14:00-17:00

省域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发展

庞红卫,教授,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酒店会议室

14

8:30-11:30

教育的情怀与智慧

陈立群,时代楷模,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原校长,浙江师范大学杰出校友。

20幢报告厅

14:00-17:00

个别指导与自主研修

导师组


第二次集中实践:交互学习

1027-30日,心理健康教育浙派名师班来到了浙江桐乡素质教育基地和凤鸣小学考察等学校实践。在素质教育基地进行实践与体验指导学习,同时围绕课题研究开展交互教学,在导师引领下相互学和相互教。心理学院孙炳海、谢瑞波和桐乡教育局副局长路茂方等为浙派名师班学员带来了精彩课程内容此外,浙派名师班学员还根据所学的交互式提问内容指导了桐乡市3名中小学教师的课题内容,增加了论文指导的实践体验。

第三次集中学习:高端论坛

127-9日,在浙江师范大学举办了浙江省心理健康正高特级名师论坛活动,浙派名师受邀参加活动中分别邀请了袁哲海、林甲针、陈尔胜3位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以及卜连英正高级教师进行观点分享,之后又邀请了梁继亦、杜梦妮、张瑞祥、俞彬彬4位浙派名师学员代表进行成长分享,分享结束后组织了名师交流圆桌会,会上学院党委书记听取了省正高、特级教师以及参训学员的建议,共同明确了明年的培训活动与任务

年度培训总结

2023年我院通过分析培训痛点,创新培训模式解决了工学矛盾这一普遍难题,充分做好参训教师的学情调查、导师指导、任务布置等工作,在保证不减少培训学时、不降低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分散集中培训弹性学习,不仅缓解了教师外出学习压力同时还大大提升了学员培训的个人卷入程度,这一举措获得了学员的一致好评。在本年度的最后一次集中培训会上院领导组织理论与实践导师以及学员交流,明确了下节一段的培训重点,为明年的培训任务制定了科学、弹性、高效的研训方案。

理论导师:由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教授1+副教授1名组成的理论导师组

组别

专家

个人介绍

研究领域

第一组

李伟健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督学,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校心理学

教师共情研究

褚晓伟

博士,副教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

网络心理与行为、儿童青少年的欺凌行为和道德义愤

第二组

孙炳海

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

教师共情与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教师教育神经科学

詹沛达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应用心理学专硕学位点负责人; 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

心理特质的测评工具开发

第三组

张振新

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集团顾问

学校问题诊断


丁菀

青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

家庭教育与儿童发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第四组

汪俊

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情绪与社会认知

陈海德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应用心理专硕学位点负责人。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

健康心理学、吸烟与健康行为、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

第五组

李新宇

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院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负责人、浙江师范大学应用社会心理中心副主任

教师偏见的心理学认知与情绪

房娟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著名心理学家A. Ф. 阿努夫利耶夫教授

心理咨询

沙盘

第六组

曹晓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中国心理学会语言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汉字认知神经机制发展研究

宋晓兰

副教授,正念认知疗法教师,浙江师范大学正念研究实验室主任

正念训练的心理及神经机制研究

第七组

曾平飞

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

心理测评

质量监控

谢瑞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丽水市教育局副局长,兼任浙江师范大学家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浙中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

家庭教育与儿童青少年积极发展


第八组

李庆功

教授,博士生导师

信任发展

王志寰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台湾注册心理咨询师、台湾教育部专题讲座咨询师

心理咨询

危机应对


实践导师:心理健康正高、特级教师以及在省内有较高威望和成绩的基础教育专家组成

姓名

介绍

庞红卫

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教育科学院研究院副院长

郑国强

博士,杭州市教育研究院教科所所长

袁哲海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宁海县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

陈建仁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永嘉上塘城关中学

林甲针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苍南县教科所

陈尔胜

特级教师,教育博士,南湖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永春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桐乡三中

邱建伟

浙江省师德楷模,浙江省春蚕奖,桐乡市功勋教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