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上午,磐安县教育局、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联合举办的磐安县心理健康认证培训开班,磐安县幼儿园、中小学教师330余人参训。磐安县教育局副局长陈卓珺、学院党委书记马莉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陈卓珺副局长强调开展此次培训是磐安县响应教育部等17部委《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行动计划)的一次迅速行动,在目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求所有参训教师认真参训,学以致用。
马莉表示开展心理健康认证培训是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响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转化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干预智能实验室研究成果,服务浙江省山区26县,提供心理赋能的实践行动。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帮助幼儿园、中小学老师掌握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与技能,设计适合不同学段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解决困扰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品质。
6月3日上午,隋光远教授开展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专题讲座。为教师全方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
下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博士、特级教师陈尔胜开展了《教师基础心理素养及辅导》主题分享。他从教师基本心理素养,如何更好的调整教师在家、校和社会之间承受的压力,为自身的心理赋能。
6月4日上午,汤林燕老师开展了《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与操作》专题讲座,针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基地逻辑、设计原理、开展方式等对教师讲解了辅导活动课设计的方法。
下午,陈复兴老师开展了《考前辅导》主题分享,从基本理论、语言思维表达、情绪行为、自我分析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与练习。
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心理学院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在抓谋划、强统筹、促落实的高度、深度、广度上下功夫,以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确保主题教育见行见效。心理学院将持续推进“教育共富 心理先行”行动,秉承学科本质属性,发展学科新内涵,更加关注人类福祉,以助力实现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践行心理学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