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我系罗秋铃博士在《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发表学术论文

[来源]:人员机构[日期]:2019-08-30[访问次数]:34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系罗秋铃博士与鲁文大学面孔加工实验室(https://face-categorization-lab.webnode.com/)合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IF = 3.665 year IF = 4.55)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 robust implicit measure of facial attractiveness discrimination的研究论文。


    根据面孔进行快速、自动化的吸引力判断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能力,然而目前仍缺乏对这种快速辨别的神经测量指标。本研究创新性地将FPVSfast periodic visual stimulation)技术与脑电进行整合对个体的面孔吸引力快速辨别过程进行监测。通过FPVS技术能够诱发和刺激同步且同频的脑电波反应,对信号进行傅里叶转化后可准确锁定与刺激辨别相关的脑电频率反应。结果在枕后部发现显著的6Hz频率反应,该频率与所有刺激的呈现频率一致,揭示对实验刺激的基础性视觉加工;重要的是无论在个体水平还是组水平上右侧颞枕部均出现了特异性的3Hz频率反应,该频率正是高低吸引力刺激交替出现的频率。这一发现表明面孔选择性脑区参与了面孔吸引力的内隐、快速辨别。


    相对于传统的脑电实验呈现方式,FPVS提供了较短时间(几分钟)内获取高信噪比脑电信号的方法,非常适用于针对婴儿、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等特殊群体的脑电研究。



Luo, Q., Rossion, R., Dzhelyova, M. (2019). A robust implicit measure of facial attractiveness discrimination.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返回原图
/